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,任何步骤都不能逾越安全红线。
通风与防止缺氧/中毒:
蓄水池内部长期封闭,容易积聚二氧化碳、甲烷等有害气体,并可能缺氧。
正确做法: 清洗前,必须将进水口封闭,然后打开检修孔(人孔)和通风口,使用大功率鼓风机向池内强制通风至少30分钟以上。整个清洗过程中,鼓风机应持续工作。
防止触电:
池内环境潮湿,清洗时会用到水泵、照明等电器设备。
正确做法: 所有电器设备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(漏电开关),电线无破损。最好使用安全电压(24V或12V) 的防爆照明灯,严禁使用220V普通照明灯。
防止意外坠落与被困:
检修孔通常较小,且池深壁滑。
正确做法: 进入水池时,应有至少两名监护人员在池外全程监护,并能随时沟通。监护人员不得擅离职守。池内外应使用爬梯,并确保爬梯稳固。
通知用户: 提前通知所有用户清洗蓄水池的计划,告知停水时间段,让大家做好储水准备。
安排时间: 选择用水低峰期进行,如清晨或深夜,以尽量减少对用户的影响。
排空存水: 关闭进水阀,利用水泵或池底排水口将池内剩余的水排出。如果池底有泥沙,排水时要慢,避免搅浑。
设备与工具准备:
清洗工具: 扫把、尼龙刷(严禁使用钢丝刷,会损坏水泥面)、铲子(用于清除厚重淤泥)。
消毒工具: 喷雾器(用于喷洒消毒剂)。
防护装备: 防水服、防滑胶鞋、橡胶手套、护目镜、口罩(最好能防有机蒸气)、安全帽、头灯(安全电压)。
消毒剂: 准备合格的含氯消毒剂,如漂白粉(次氯酸钙) 或二氧化氯泡腾片。按说明书比例稀释,切勿随意混合不同消毒剂。
进入与检查: 在充分通风并确认池内空气安全后,清洗人员方可系好安全绳,由监护人员协助进入池内。
清理沉淀物: 用铲子等工具将池底和池壁角落的淤泥、沙石、苔藓等杂物彻底清除,并装入桶中运出池外。
刷洗池壁和池底:
用高压水枪或水管配合扫把、尼龙刷,从上到下、从四周到中心,彻底刷洗水池的内壁、底部、顶盖、支柱等每一个角落。
重点刷洗接缝处和附着物较多的区域,直到水泥表面恢复本色。
污水排出: 将刷洗后的污水彻底排净。可先用潜水泵抽走大部分污水,再用拖布等擦干残留水迹。
消毒处理(关键步骤):
配制消毒液: 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,在池外配制好规定浓度的消毒液。例如,用含氯消毒剂配制成有效氯浓度约为100-200mg/L的溶液。
喷洒消毒: 使用喷雾器将消毒液均匀喷洒在池壁、池底和所有内表面,确保全覆盖无死角。池壁应保持湿润状态至少15-30分钟。
冲洗与注水:
消毒作用时间结束后,用清洁的饮用水将池内残留的消毒液彻底冲洗干净,直到排出的水清澈无异味。
关闭排水阀,打开进水阀,开始向池内注入新鲜自来水。
水质检测: 注满水后,最好静置一段时间(如1-2小时),然后从水池出水口(或用户水龙头)取样,送检或使用余氯比色计等快速检测工具,确保水质(如余氯含量、浊度)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后方可正式供水。
现场清理: 清理现场工具和设备,恢复水池周边环境。
记录归档: 详细记录清洗日期、操作人员、使用的消毒剂种类和浓度、水质检测结果等,建立清洗档案以备查。
专业事宜交给专业人士: 如果蓄水池容量大、结构复杂,或者您不具备安全操作的条件和知识,强烈建议聘请专业的清洁公司进行处理,他们拥有专业的设备、防护用品和经验,能最大程度保证安全和效果。
定期清洗: 根据水源水质情况,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清洗消毒一次。如果发现水质浑浊、有异味等情况,应及时清洗。
总结一下核心流程:
通知 -> 排空 -> 通风 -> 清淤 -> 刷洗 -> 排污水 -> 消毒 -> 冲洗 -> 注水 -> 检测 -> 供水。
严格遵守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,才能确保清洗工作安全、有效地完成,保障大家的饮用水卫生
上一篇:最可爱的人们,回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