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型蓄水池(包括生活水箱、消防水池等)的清洗是一项专业性很强、安全要求极高的工作。它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,以确保水质安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。
以下是一份详细、专业的大型蓄水池清洗方法指南,涵盖了从准备到恢复供水的全过程。
核心原则
第一阶段:准备工作
1. 人员与资质准备:
专业团队:组建或聘请有经验的清洗团队,所有人员需持有健康证,并经过安全培训。
明确分工:设立现场负责人、安全员、操作员等,明确各自职责。
应急预案:制定针对缺氧、中毒、摔伤等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。
2. 工具与材料准备:
3. 现场与用户准备:
第二阶段:清洗操作流程
第一步:进入与初步检查
再次确认进水阀已关闭且已上锁,防止误开。
通风持续进行,整个作业期间不得停止。
工作人员佩戴好全部防护装备,在监护人的监督下进入水池。
检查池体结构、内壁、爬梯等是否有裂缝、腐蚀或损坏,并记录。
第二步:清除淤泥与杂物
使用扫把或软质工具,将池底和角落的泥沙、藻类、铁锈等沉淀物集中。
用排污泵或水桶将淤泥和污水彻底清除出池外。
对池壁、顶板、支柱上的明显污物进行初步刮除。
第三步:高压清水冲洗
使用高压清洗机,配合清水,按照“从上到下(顶壁 -> 侧壁 -> 池底)”的顺序进行全面冲洗。
特别注意角落、接缝、爬梯和水位线附近等容易滋生细菌的部位。
冲洗的同时,用排污泵持续将污水排出,直至排出的水变得清澈。
第四步:消毒处理(关键步骤)
配制消毒液:根据水池容积和消毒剂说明,配制规定浓度的消毒液。例如,使用含氯消毒液,使有效氯浓度达到 50-100 mg/L。
喷洒消毒:
静置浸泡:消毒后,封闭水池入口,让消毒液在内壁静置浸泡至少30分钟,以充分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。
第五步:最终冲洗与清理
浸泡时间到后,使用清水(或之前排出的较清洁的回用水初步冲洗)和高压清洗机,将池内所有消毒液残留彻底冲洗干净。
再次将冲洗废水完全排出。
检查池内,确保无任何清洗工具、材料或杂物遗留。
第三阶段:恢复供水与水质检测
1. 恢复供水:
缓慢打开进水阀门,开始向水池注水。
当水位达到正常水位线时,关闭进水阀。
2. 二次消毒与混合:
向已注满水的水池中再次投加消毒剂。这次是“维持性消毒”,目的是保证供水管网中的余氯含量。
投加量通常为使水中余氯量保持在 0.3-0.5 mg/L 之间。
打开供水泵,让水在池内循环一段时间,或从最远端用水点放水,使消毒剂混合均匀。
3. 水质检测:
现场快速检测:在供水后,立即使用余氯测定仪检测出水口的余氯值。
实验室检测:最重要的一步。从水池出口和管网最远端分别采集水样,送至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。
检测指标:至少包括菌落总数、总大肠菌群、浑浊度、色度、臭和味、肉眼可见物、余氯等。
合格标准:所有指标必须符合国家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 5749-2022)。
4. 恢复正式供水:
清洗周期建议
总结与强调
大型蓄水池的清洗绝非简单的“冲一冲、刷一刷”,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。强制通风、彻底冲洗、规范消毒、以及最终的水质检验,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。对于物业或管理单位,最稳妥的做法是与专业的水箱清洗公司签订服务合同,确保整个过程规范、安全、有效,并保留所有清洗记录和水质检测报告以备查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