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蓄水池清洗标准涉及频率、流程、消毒要求及水质检测等多个方面,需严格遵循国家规范和卫生要求。以下是综合相关标准的核心要点:
常规要求
二次供水生活蓄水池每半年至少清洗消毒1次(依据《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》),部分地区或单位要求每季度清洗1次。
特殊情况下(如暴雨后藻类暴发、管道爆裂、水质检测超标等),需在24小时内启动紧急清洗程序。
特殊情况调整
高温、台风等极端天气后,或卫生抽检发现浑浊度、菌落总数超标时,需立即增加清洗频次。
前期准备
排空水池:保留0.3~0.5米水深用于带水清洗,关闭排空阀和消防管道阀门。
检查维修:同步检修浮球阀、水位控制器、密封胶圈等设备,确保电气线路绝缘性能。
清洗作业
安全措施:遵循"先通风、再检测、后作业"原则,配备有毒气体检测仪、防化手套、护目镜等;缺氧环境(氧气浓度<19.5%)立即终止作业。
清洁标准:使用清洗剂刷洗池壁及池底,直至无滑腻感,污水排净后需用清水反复冲洗。
消毒处理
喷洒含氯量300毫克/升的消毒剂于池壁及顶部,停留足够时间后彻底冲洗。
检测项目
清洗后注水需静置2小时取样,检测菌落总数、总大肠菌群、浑浊度(标准为≤1NTU)等指标,确保符合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)。
部分区域实行"双盲检测",由第三方机构随机抽样。
验收要求
清洗后水池表面应无污垢、底部无泥沙,非水源问题下水质需100%达标。
双方现场验收并填写记录,公示检测结果(如季度水质报告)。
清洗人员需经专业培训,持证上岗,作业时严禁抛掷硬质器具。
清洗单位需向卫生部门备案,典型案例显示需12人团队耗时5小时完成大型水池清理。
藻类或微生物污染:采用二氧化氯等强效消毒剂处理,必要时提升至季度清洗。
设备维护:同步更换老化部件,如上海居正保洁规程要求检查密封胶圈及电气线路。
示例参考:
2023年鹰潭供水集团采用"分池分时"作业法,清洗期间日均供水15万吨;
2025年宁厂镇社区组织志愿者清理过滤池沉积物,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管理模式。
定期清洗蓄水池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关键环节,建议居民关注物业公示的清洗记录及水质报告,发现问题及时反馈。
上一篇:装修好开荒保洁技术要领和文明施工
下一篇:怎样清洗工厂车间地面